2016新西兰移民新政
想要申请新西兰留学的朋友,要迎来好消息啦!从2016开始,新西兰移民局将改革办理流程制度。未来网上申请留学签证将会更高效!更快捷!
滴答网讯 想要申请新西兰留学的朋友,要迎来好消息啦!从2016开始,新西兰移民局将改革办理流程制度。未来网上申请留学签证将会更高效!更快捷!
新西兰创业投资移民
2016年2月1日之前收到的学生签证申请仍然可获得优先处理;
而2月1日之后至2016年年中新模式出台之前的学生签证申请,将采用新西兰移民局的标准学生签证申请流程进行审理。
据介绍,为了加快签证办理速度,新西兰移民局自2014年起选取部分新西兰院校作为试点,实施简化签证流程,即IPP计划(Industrial Partnership Pilot,类似于澳洲的SVP计划)。
2015年11月,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在对IPP计划进行评估之后发现,该计划并不能达到优化签证审理的目标,于是要求新西兰移民局开发一种新的签证优先处理模式!
新西兰技术移民
在该模式下,通过新西兰移民局官网Online系统递交的所有学生签证申请都将得到优先审理。按照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的指示,新西兰移民局将于2016年1年1日起正式终止IPP计划。
取消IPP计划意味着什么?
新西兰移民局取消IPP计划将会给国际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奥克兰大学校方指出,从现在一直到2016年2月1日期间,奥克兰大学收到的学生签证申请仍可以获得优先处理。
同时,奥克兰大学提醒大家注意:从2016年2月1日起提交的所有学生签证申请(无论是否包含签证提名信),都将按照新西兰移民局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审理。而且,由于IPP计划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终止,所以奥克兰大学自2016年1月1日起将不会再发放签证提名信。
新西兰技术移民条件
新政策问答Q&A
Q:从2016年2月1日到2016年年中新模式开始实施之前的这段时间,学生签证申请处理时间会不会大幅减慢?
A:上述时间段内,学生签证申请将采用新西兰移民局的标准学生签证申请流程进行处理,审理周期近似于IPP计划出台之前的审理周期。
Q: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吗?
新西兰技术移民打分
A:一旦2016年年中新的签证申请处理模式正式实施,所有经由移民局网上递交的签证都将获得优先处理。学生将无需再填写签证清单,也无需提供学校的签证提名信了。
。。。。。。。。。。。。。。。。。。。。。。。。。。。。。。。
啥单亲孩子随亲移英困难多
滴答网 http://www.tigtag.com/ 2016-02-14 网易教育 我要评论(0) 阅读212次
近年来,一些希望携带年幼子女移民英国的家庭,可能会始料未及地遭到拒签:英国移民局认为父母中的一方对子女并无独立抚养权,因此子女作为副申请人,申请遭拒。
滴答网讯 近年来,一些希望携带年幼子女移民英国的家庭,可能会始料未及地遭到拒签:英国移民局认为父母中的一方对子女并无独立抚养权,因此子女作为副申请人,申请遭拒。
这类拒签通常出现在子女的亲生父母离异、子女随父母其中一方申请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签证;或父母并未离异,但父母中仅一方携带子女提交签证申请的情况中。通常这类申请家庭都会认为,作为子女的亲生父/母,携带子女移民英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不知英国相关法律条款在这一点上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父母双方都健在且与子女有定期交流/提供经济支持的情况下,父母中的一方将子女带离另一方,是不利于子女成长的。中国申请人对此拒签理由措手不及,也是中英语化差异的一个体现。
独立抚养权的问题产生
首先,关于独立抚养权的产生通常是在定居类签证导向下容易产生,例如英国投资移民签证,英国企业家移民签证,英国工作签证的子女在跟随主申请人移居英国时,容易触发此类问题。学生签证及临时工作签证类别因为没有定居导向,通常不会涉及到此类问题。
什么是独立抚养权?
在过去10多年的工作经验当中,我们发现中国申请人概念中的独立抚养权与英国移民法律中的独立抚养权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独立意义解释的。很多中国申请人认为只要法庭判决上写着抚养权归母亲,母亲就拥有对孩子的完全独立的抚养权。 但是,从实践中来看,中国的法庭判决往往同时要求父亲定期支付扶养费或者教育,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拥有的只是日常的抚养权,而不是英国法律意义上的完全独立抚养权。
完全独立抚养权,Sole Responsibility,从英国政府的政策指导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内容:
SET7.8 What is sole responsibility?
A sponsoring parent (see SET7.2) must be able to show that he/she has been solely responsible for exercising parental care over the child for a substantial period.If the sponsoring parent and child are separated, the child will normally be expected to have been in the care of the sponsoring parent’s relatives rather than the relatives of the other parent. An application should normally be refused if the child has been in the care of the other parent’s relatives and the other parent lives nearby and takes an active interest in the child’s welfare.
The following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ssessing sole responsibility:
● Are the parents married / in a civil partnership?
● If the parents’ marriage / civil partnership is dissolved, which parent was awarded legal custody, which includes assump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
● Where there is a custody order the ECO should take care to ensure that the issue of a settlement entry clearance to the child will not contravene the terms of the custody order. See list for countries whose custody orders can be recognised as valid in UK (copy is available on this guidance page)。
● Does the marriage / civil partnership subsist, but the parents do not live together?
● If the sponsoring parent migrated to the UK, how long has the sponsoring parent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child?
● If the sponsoring parent migrated to the UK, what were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care of the child before and after the sponsoring parent migrated?
● If the sponsoring parent migrated to the UK, what has been / what is the sponsoring paren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ild?
● Has the sponsoring parent consistently supported the child, either by: direct personal care; or by regular and substantial financial remittances?
● By whom, and in what proportions, is the cost of the child’s maintenance borne?
● Who takes the important decisions about the child’s upbringing, for example where the child lives, the choice of school, religious practice etc?